清净和谐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14日   发布者:管理员   阅读:4169

清净和谐
                    ——惟瑾

   


    清净,是人生的起点和根基。人格的基础必须要从清净内心开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有多少烦劳的身影,有多少盲从的脚步,如果一个人的生活中充满了你争我夺,充满了不断滋生的欲望和贪求,这样的生活又怎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安宁?常常看到一张张为情所困、为爱而苦的面孔,他们衣食无忧但却眉头紧锁,他们学富五车但却进退失据,他们踌躇满志但却一事无成,他们常常自己感叹:“活得太累了!”是什么剥夺了他们的快乐和幸福?是什么让他们这么累呢?其实,境由心造,《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心,其实生活本身就是这么简单,清静是生命的常态,是我们一切追求最后的归宿。所以,回到清静之性,正是人生的一种崇高境界。
    清静还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行动指南。有人会问:“如果我们都清静无为,无所事事,社会怎么进步,个人怎么发展呢?”其实这错误地理解了清静的含义,清静不仅不是社会进步的拦路虎、反而是大同世界的必备品、个人成功的金科玉律。试想,人类最大的敌人莫过于战争,而战争不正是国家和民族丧失清静的产物吗?老子告诉我们:“天下之至柔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又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有了清静的心态,离成功就更近了一大步。一个人如果总是想着得到和索取,又怎么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为国家作贡献,与他人和谐相处呢?一个人如果连和他人和谐相处都做不到,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不能为社会作出自己应做的那份贡献,又怎么可能走向成功呢?
    在竞争激烈,人情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一颗清静心呢,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心清静才能得定,得定才能有智慧,所以清静心是非常的重要,但我们要明白一点的是我们的本性本来就是清清静静的,本来无有一物的,我们的心性是一念不生,一尘不染的,每个人的心性本来就是清静的,如果我们非要修出一个清静心,非要追求一个清静心的那个境界,这本身就是污染,本身就错了。所以我们要明白这个清静心是本有的,不是外面得来的,也不是修出来的。但我们无始劫来在六道轮回中时间太长了,长时间在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是非人我中生活,把本有的清静心性埋没了,所以我们不是修出一颗清静心,而是恢复清静心,好比一颗珍珠被埋在沙土中,我们只要去掉沙土就可以了,珍珠自然就显露出来,而不是在沙土外寻找一颗珍珠,这珍珠好比我们的清静心,所以我们只管去掉沙土就好了,珍珠自然显露。正如慧能大师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如果大家能够慈悲、平等、包容,以佛教的原则、立场、观点来面对人类社会存在的种种问题,并付诸长期不懈的努力,就能为促进世界和谐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和谐的民族,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含义很丰富,讲的就是适度,恰到好处把握好尺度,兼容并包,相继相承,才能达到一种和谐平衡。和谐推助了社会的稳定,社会的稳定首先依赖家庭的和谐,家是立国之本,是社会的细胞,自古以来中国人都依念家庭,重视家庭的团聚,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提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种重视尊老爱幼,重视天伦之乐并施及家人及天下的情愫,助推了国家的统一和名族的融合。
    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体现了当代中国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当代社会对以人为本更深层次的认识和要求。
我们对于和谐的认识也应该更近一层,和谐是积极向上的协调配合,不是消极颓废的适应顺从,和谐是事物矛盾内部相互对立双方的碰撞联结平衡的过程,是不断运动变化,融合更新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随声附和,亦步亦趋。
    和谐不是简单的知雄守雌,不是纯粹的执两用中,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激荡和整合,老子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激荡整合的过程中,竞争矛盾不可避免,但丝毫不影响和谐,分析矛盾存在的原因,找出解决矛盾的办法,相互配合改变现状,就可以促进和谐进入更高的境界。

    首届佛教论坛提出;‘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这一主题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和谐世界是我们大家努力的方向,从心开始是我们迈向和谐的出发点,我们如何从起点走向成功呢,就要从净化我们每个人的内心开始做起。
    首先要以佛教的惜缘心化解愚痴,愚痴是把现象世界当成真实不虚,把世间的一切当成真实存在,产生我执,处处以我为中心,产生我慢,轻视别人,蔑视其他生物的存在价值,认为只有人类的存在有价值,其他可以任我支配,随心所欲地改变我们我们生活的环境,任意砍伐森林林树木,导致生态严重失衡,佛教要我们有一颗惜缘心,就是要珍惜各种各样的缘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看作佛性的体现,‘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佛教提倡戒杀,放生善待一切生灵,强调众生平等,尊重生命,我们要以一颗惜缘心爱惜身边的一切生命,学会跟大自然和睦相处。
    再次,要以宽容心,慈悲心化解嗔恨,学会宽容别人,才能善待自己,有宽容心就是要尊重,理解,包容别人,佛教讲四无量心慈悲喜舍,别人快乐,你也会快乐,宽容心里包括伤害过你的人,欺骗过你的人,遗弃过你的人,正像佛教说的感谢伤害过你的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感谢欺骗过你的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感谢遗弃过你的人,他教会了你自立。要有这样一种宽容心来消除我们的嗔心,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佛教提倡以慈悲心来对治饿鬼道的贪婪心态,以慈悲心来对治地狱道的侵害他人的心态。大乘佛教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具有‘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深切大悲心。这种重奉献轻索取,重他人轻自身的人格特点,与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人格是一致的。
    最后,要以佛教的报恩心,奉献心去除贪婪。我们来到这个世间要心怀感恩,要感恩天地,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同胞,我们要把一切回报给他们这样做就能去贪。佛教提倡报‘四重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从报恩来看,一个人来到世间,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社会国家的关怀,佛法僧三宝使人获得智慧,获得解脱,所以要感恩三宝,从以上可以看出,佛教教导的报四重恩,与建设和谐社会也是一致的。
    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把佛教的和谐观,运用到和谐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把佛教和的思想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落实在我们的心态上,来改变我们的心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珍惜我们的缘分,增长我们的智慧,保持一个平常心,,宽容心,感恩心,奉献心,我们的心就能得到净化,我们的社会就能净化,我们这个世界就能安宁和谐。
    台湾有个慈济功德会,是由证严法师一手创办的著名公益组织。慈济的脚步从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国际赈灾,骨髓捐赠到环境保护和社区志工,形成了台湾爱心奇迹的‘一步八脚印’,至今慈济人的足迹以跨越五大洲,四大洋,越过七十多个国家地区。从最初的竹筒里省下的五毛钱,到今天募集的上千亿资产,从最初的三十个信众,到现在的千万志工,从小小的台湾花连起步,到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地区的慈济志业......
    证严法师这样一个清瘦,平实瘦弱的女性,从五毛钱起家为何能够创造一个掌握了上千亿资产的长寿组织,拥有千秋万世济世救人的宏大事业?这伟大奇迹的奥秘在哪里?是什么力量鼓舞这么多人付出人力,物力,。爱心与金钱?
    答案就是证严法师的一个信念,她常常说‘一个人有两只手,两只眼,集合500人就是一尊千手千眼观世音,这种平民慈善的意识,正是慈济人成功的坚实基础。
    有人说‘慈济是当今社会的一股清流,能够净化人间。’目前的社会,正是需要这股慈爱的清流,它宛如一泓清水,沁人心脾,洗人心智,让人清凉洁静。无论山多高,地多平,水源都无所不在,无论年纪老少,不分知识高低,都具有这份慈爱的本性,蕴含着这股智慧的清流。只可惜我们没有充分开发这股清净无染的智慧,而佛教的精神正是要启发每个人心底的这股清流,智慧与教育的高低无关,是人人与生俱来的,人心和佛,众生虽然是三种名词,事实上却是同一本质,具有清净的智慧。【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里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慈济的成功正是他们运用了这股智慧的清流,用观音的大悲水启发了人心的良知。常常有人感叹‘人心不古’其实并非现代人没有良知,而是良知遭社会的污染蒙蔽,只要能藉由佛陀的精神教化,用智慧启发良知,涤除种种污染,我们的社会就会成为一片净土。
    ‘大爱洒人间,真情扶苦难。’‘在最黑暗的角落,点一盏灯,在最漆黑的路上,生一堆火。’慈济的慈善事业以佛教精神中‘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清净大爱为基础,将‘佛法生活化’‘菩萨人间化’使佛教的教义具体落实到人间,社会,生活中,将慈悲喜舍的精神透过力行实践的过程,济世利他,为社会和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发扬佛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精进不懈地弘扬慈悲、智慧、和平的佛法理念,实现人心和善、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共生吉祥,是佛教立足社会无可推卸的责任。佛教之于和谐世界的意义,重在其自身内蕴的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
首先是“心净国土净”
    佛教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性宗教,佛教的基本道德范畴——五戒、十善普为社会所认同,而《阿含经》所确立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更是把止恶扬善与净化心灵视作整个佛教的理论基石,在处理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时,佛教主张以 “四摄法”进行处理:非但“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即便“己所欲亦肯施予人”;在语言交流方面尽可能对所有人都不构成伤害;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能兼顾他人利益,甚至为了大众的利益可以舍弃一己私利;个人、民族、国家相互之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爱护,亲如一家,共同进步。
其次是“心安众生安”
    佛教在净化人心、服务社会方面具有强烈的主动性。“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始终把觉悟世间、改造世间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心肠曾让千千万万的受苦生灵得到庇护,无论是资金援助还是物力相帮,体现的都是佛教主动关心社会、安抚社会、改造社会的入世情怀。佛教先天地内蕴着一整套改善世道人心、净化社会风气的理念,力主去除贪、瞋、痴三毒,以平等心、公平心、公正心看待一切人和事。
再次是“心平天下平”
    面对着种族歧视、民族对立、宗教矛盾、局部战争、恐怖暴力的社会缺陷,佛教的缘起和慈悲理念有利于化解仇恨、息灭纷争、维护世界的安宁与和谐。佛教缘起论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依缘而起、没有实体、不可执著的,人生如此,物质世界同样如此。基于缘起的理念,佛教要求人们息灭贪欲、瞋恚、愚痴等不健康的心理,倡导宁静淡泊而行于中道;在日常行事中,佛教力主开发人类潜在的无上智慧,彻底清除人类思想中丑陋、污秽的成分,以纯洁、美妙、清净的智慧去观照世间的一切,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以慈悲之心与乐拔苦,以行“八正道”严于律己。只有个人心平气和,才有家庭的平静和睦;只有国家和谐安宁,才有世界和平的希望;只有人人明了缘起、践行慈悲,世界才有永久的和平。
根据和谐社会的要求,佛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一,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佛教品格,积极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努力发掘传统教义中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深刻内涵。
   佛教的发展与社会的前进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佛教的变化,先进的社会理念与传统的佛教观念激烈碰撞,不时发出引人注目的火花,促使佛教在不断变革中向前发展。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佛教,而开放的佛教对佛教界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对近年来全国各地蓬勃兴起的弘法文化事业的考察,佛教信徒对佛教文化的需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充分发挥佛教理论中积极的心理调适功能,以期能“心安众生安”。大力弘扬慈悲济世、乐于奉献的大乘菩萨精神,倡导广行布施、助人为乐的理念,积极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为社会的稳定和谐、为塑造平等、友爱、正义、文明的社会大同精神而不遗余力。湖南佛教界在关注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方面,有着光荣的传统。多年来,佛慈基金会和全市各寺院团体,本着慈悲济世、利乐有情的胸怀,积极支持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和救济工作,在赈灾济贫、赡老抚幼、帮困助残、希望工程等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第二,强化广大佛教徒的社会道德意识,培植“诚实守信”的精神风貌。佛教五戒明令禁止欺骗和妄语。因此,我们可以从宣传五戒思想入手,积极弘扬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厉行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类的事情,诚实做人、谦虚做事,以佛教徒的真诚和信誉带动整个社会诚信风气的普及。积极倡导佛教戒杀护生、热爱自然的理念,以实际行动支持社会公益环保事业。自然环保要从社会环保入手,社会环保要从心灵环保入手,心灵环保要从去除贪嗔痴入手。从少欲知足的角度,劝导人们爱惜生灵、保护环境;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以扭转社会的不良习俗。
    第三,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当和平世界受到不平等、不和谐的威胁时,世界文明发展再次赋予佛教以重任,佛教对于维护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责无旁贷。一个人如果不能征服自己的贪、愚痴,一个国家不能够真正地平衡自己的利益与欲求,就不可能拥有慈悲喜舍的胸怀,就不可能主动维护世界的和平。只有胸怀慈悲心,以平等观念对待世界上的一切,才能够彻底摒弃自私和执著,平等共荣;只有人我互易、异地互惠的平等方式,才能够共容共存、同体共生,从而在人我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不同的宗教之间,再现和平的希望。 
第四,以智慧为依托创造永久和谐,以慈悲为出发点呵护世界和平
     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是“有思想的芦苇”,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存在。人类表达自己的观念、情感以及欲望的方法,既可以带来和谐与平静,也可能因思想的偏激导致行为的激进。因此,智慧的和谐,实质上也是心灵和谐的重要层面。佛教的和谐理念充满着智慧的特性,以智悲圆满、信行一体为基础,通过现实内心的转变,实现缘起性空的“和谐”与“和合”本质。
“一切法若无慈悲,皆为魔法;一切法若有慈悲,则皆佛法。”慈悲是佛法的根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是真正的慈悲。唯有平等慈悲,人类共生共荣的持久和平才有可能。用慈悲的眼光平等看待一切众生,用慈悲的语言、慈悲的面容、慈悲的音声化导有情,从而让慈悲精神走进人们内心深处,注入社会和国家肌体之中,踏踏实实地构筑起人类和谐的坚实基础。
 佛教的缘起理论与戒杀实践对当今的生态及环境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借助于一系列宣传教育和身体力行措施的推行,佛教界可以尽己所能,带动全社会共建健康有序的文明世界,从而以全球为着眼点构筑起和谐世界的大厦。
人人渴望和谐,个个向往幸福;世界呼唤慈爱,人类倡导平等。永恒的和谐、不朽的安宁,是千百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美景。然而和谐环境不会凭空到来,也不可能形成于一夜之间。未来的恒久和谐,需要我们从心灵净化做起,踏实践行佛教的智慧、慈悲、平等、一体精神,以无私无畏的气概、以推己及人的胸襟,置身于社会洪流之中,自行化他、普度众生,凝聚全社会之力,共建和谐美好世界。